近日,中俄元首在俄罗斯莫斯科会晤,期间,俄罗斯政府发布消息称,中俄双方将举行会谈,两国决定成立分委会,专门负责卫星导航领域的合作,分委会的工作将保障中国“北斗”系统和俄罗斯“格洛纳斯”(GLONASS )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兼容性和互补性。
消息称,分委会俄方主席将由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总经理担任,中方主席将由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委员会主席担任,工作会议将在俄罗斯和中国境内轮流举行,1年至少举行1次。
2022年2月,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访问中国期间,中俄双方签署了合作协议,确保两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时间标度方面相互补充;同年9月,中俄双方更是签署了协议,将在两国境内互设导航地面站,这意味着,在俄罗斯境内将能使用中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导航系统。
根据该协议,“格洛纳斯”和“北斗”系统将分别在中俄设置地面站,3个俄罗斯测量站将建在中国长春、乌鲁木齐和上海;三个中国测量站将建在奥布宁斯克、伊尔库兹克和勘察加皮德罗巴普洛夫斯克。
俄国家航天集团总经理尤里·鲍里索夫称,同时使用“格洛纳斯”和“北斗”系统将提高导航的准确性和可靠性。
【反超美国GPS】
卫星导航系统有很多应用场景。在军事方面,各种军事行动都需要准确的定位系统;在民用方面,也是大众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。卫星导航系统也已广泛用于各行各业,包括物流运输、航空交通、农业水产业、天然资源开发、土木工程等等。
目前,全球有四大卫星定位系统,分别是美国的GPS、欧盟的“伽利略”、俄罗斯的“格洛纳斯”,和中国的“北斗”。
四大系统当中,性能强并且能服务全球的,只有我国的“北斗”和美国的GPS。其中,由美国国防部研发的GPS历史最为悠久,应用最为广泛。
在1996年的台海军事演习中,我国有两枚地对地战术导弹射失,原因就是美国关闭了GPS信号,导弹失去了精度,无法命中目标。这给我国敲响了警钟,如果没有属于自己能掌握的卫星导航系统,关键时刻那将带来一场灾难。
于是,我国曾考虑投资欧洲的卫星导航系统,和欧洲共同研制,可很快出现了被欧洲研发团队“排挤”的尴尬局面,这迫使我国下定决心举一己之力,开始了自主研发卫星导航系统的道路。
从90年代开始,我国开始研发“北斗”系统,现在已发展至第三代。第一代主要为中国境内提供导航服务,第二代为亚太地区用户提供区域定位服务,第三代于2020年全面开通,覆盖全球,做商业的使用。
“北斗”系统除了向全球提供的免费服务外,还有针对授权方可使用的服务,包括1公尺的定位精度,还能收发图文短信(短报文功能)。“北斗”的另一特色是支持有源定位,从用户设备发出讯号,也就是双向通信,这跟其他从卫星单向接收信号的定位系统不同。
据悉,“北斗”的研发花费了大概100亿美元,如今“北斗”同样能覆盖全球,不光多出了短报文的功能,在精度上也超过美国的GPS,让美国十分忌惮却无可奈何。
【中俄卫星合作】
从俄乌战争可以明显看到,卫星在军事用途上是充当“眼睛”的作用。如果没有定位,没有太空侦测技术,战争只有挨打的份,谁掌握太空,谁掌握胜利。
受美国制裁的影响,俄罗斯的GPS服务可能将被美国关闭,俄方已全面启动“格洛纳斯”系统。
更重要的是,“格洛纳斯”系统还将与中国“北斗”系统进行全面兼容,以确保俄军在执行战斗任务的过程中,能够获得更稳定且精准的定位信息。
“格洛纳斯”卫星导航系统,由苏联于1980年代研发,后来由俄罗斯继承,原理与GPS类似。相较于GPS,“格洛纳斯”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,且信号反馈速度是其他卫星系统的2-3倍。
但是,俄罗斯的卫星网络搭建并不完整,精度和范围远低于GPS。截止至2022年,“格洛纳斯”有24颗卫星,但由于有12颗卫星正处于维修状态,所以目前在轨可运行的,只有12颗卫星,正因如此,俄罗斯才想把“格洛纳斯”并入到北斗卫星当中,
“格洛纳斯”与“北斗”的合并,将会给中俄两国带来什么好处?
首先是大大增强了两国的军事防御能力,双方的卫星信号一旦受到干扰,可以立马切换,以此对抗敌对势力的信号屏蔽。
此外,中俄两国的强强联手,“北斗”优势是精度高、范围广,“格洛纳斯”优势是信息传输速度快,两大系统合并可将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开发到极致。